利用贵州本地 CDN 节点(如贵阳、遵义 CDN)缓存静态资源(图片、CSS、JS),将静态请求拦截在 CDN 层,减少源站服务器的请求量。
例:贵州某企业官网(PHP 动态页面)通过贵阳 CDN 缓存静态资源后,静态请求占比从 60% 降至 10%,源站仅处理动态数据查询,抗低强度攻击能力提升 5 倍。
Nginx/Apache 配置:通过limit_req
模块限制单 IP 请求频率(如每秒 5 次),超出则返回 429 状态码。
limit_req_zone $binary_remote_addr zone=cc:10m rate=5r/s; # 单IP每秒最多5次请求limit_req zone=cc burst=10 nodelay; # 允许短暂突发10次请求
PHP/Python 服务优化:缩短脚本执行超时时间(如 PHPmax_execution_time
设为 10 秒),减少慢请求占用资源。
低强度攻击常伴随小流量带宽占用,贵州服务器的带宽单价(如 10Mbps 月费约 150 元,比东部低 20%)可支持临时放宽带宽限制,避免 “因限流误杀正常用户”。
部署贵州本地 WAF 节点(如华为云贵阳 WAF、本地服务商 “黔云防护”),通过规则库识别攻击特征(如异常 User-Agent、高频 POST 请求)。
核心规则:拦截无 Referer 的请求、限制单 IP 每分钟的 URL 访问次数(如某页面≤30 次)、对动态接口(如/api/login
)启用验证码验证。
租用贵州高防机房的高防 IP(如贵阳高防节点提供 20G-100G 防护能力,月费比东部低 30%),将攻击流量引流至高防节点清洗后,再回源到服务器。
优势:贵州作为网络枢纽,高防 IP 与源站服务器(同地域)延迟≤5ms,避免跨地域高防导致的访问延迟增加。
通过贵州云服务器的负载均衡(如阿里云贵阳 SLB)将请求分发至 2-3 台弹性实例,分散单服务器压力。
攻击期间临时扩容:从 2 核 4G 实例增至 4 核 8G(贵州弹性计算按小时计费,每小时约 1.5 元),攻击结束后缩容,控制成本。
区分 “人类访问”(有鼠标移动、页面停留时间)与 “机器人攻击”(固定间隔请求、无交互行为);
对可疑流量发起 JS 挑战(如要求执行简单计算),仅放行能通过验证的请求。
利用贵州本地数据中心的流量清洗集群(如 “贵安数据湖” 的 DDoS 防护系统),通过机器学习识别攻击行为:
数据库隔离:将数据库部署在私有网络(VPC),仅允许应用服务器访问,避免直接暴露在公网。
读写分离:通过贵州云数据库(如腾讯云贵阳 MySQL)的读写分离功能,将查询请求分流至从库,主库仅处理写入,减少攻击对核心业务的影响。
对 HTTP 请求启用 “TCP 连接复用”(如 Nginxkeepalive
配置),减少重复建立连接的资源消耗;
限制单 IP 的 TCP 连接数(如iptables -A INPUT -p tcp --dport 80 -m connlimit --connlimit-above 10 -j DROP
,单 IP 最多 10 个连接)。
依托贵州作为 “东数西算” 核心节点的优势,联动阿里云 / 华为云的全球防护网络(如阿里云 “Anti-DDoS Pro”),将攻击流量引流至省外清洗中心(如杭州、深圳),清洗后通过骨干网回源至贵州服务器(跨地域延迟≤20ms,不影响用户体验)。
临时关闭非核心功能(如评论、搜索),仅保留首页、商品详情等核心页面;
对静态页面启用 “纯 HTML 缓存”,绕过动态渲染,减少服务器资源消耗。
贵州本地服务商可快速联动运营商(如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),对攻击源 IP 进行溯源和封堵(依托本地 IP 库,溯源效率比跨省快 30%),从源头削减攻击流量。
地域网络优势:作为西南网络枢纽,本地 CDN、高防节点与源站延迟低(≤5ms),清洗后流量回源效率高;
成本优势:本地高防 IP、弹性带宽的单价比东部低 20%-30%,适合中小网站长期部署防护;
合规性适配:本地数据中心的防护措施符合《贵州省大数据安全条例》,避免数据跨地域传输的合规风险。
关键原则:防御 CC 攻击需 “分层防护 + 弹性调整”,低强度靠基础优化,中高强度靠 WAF 与高防 IP,超大规模靠云厂商协同,同时结合贵州服务器的地域资源,在防护效果与成本间找到平衡。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